作 者: 邱宏軍 張乃波
摘 要: 介紹了調節閥在型線設計過程中,可以通過計算公式求得在每個開度下的壓差,論述了如何將調節閥在最小開度下的節流面積融合在總面積之中,使調節閥的特性曲線更趨于合理。
1 概述
鍋爐給水自動調節系統是鍋爐基本調節系統之一,它是控制鍋爐汽包水位,確保鍋爐安全運行的一個不可缺少的調節系統。給水調節閥是鍋爐給水自動調節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的部件,它的性能直接影響到調節系統工作的可靠性和自動化的程度。由于在不同鍋爐上的調節閥,在調節過程中壓差變化也會不同,如使用定速泵和變速泵,其在啟動過程中,系統壓差相差幾倍或十幾倍,這樣,要用一種標準型線滿足所有工況條件是不可能的。因此,除了考慮高壓差的合理分配外,對于調節閥性能的優劣更是取決于其節流件型線的設計,是否與調節過程中因負荷變化,壓差隨之變化而相適應。根據研究確定,只要在設計節流件時,準確的把調節過程中壓差變化范圍和型線計算結合在一起考慮,就可以得到一種比較趨于合理的設計。
2 型線計算公式
調節閥節流件的型線設計,是指把調節閥的流通面積,按照一定的比例(直線、等百分比、拋物線等)分配到各個行程上的設計中去,這種比例就是要使調節閥在調節過程中和變化的壓差相適應,而使調節閥在預定的操作條件下(圖1),使通過它的流量與它的行程具有相對均勻的穩定性,而保證相對流量和相對行程的關系在直角坐標系內為一條直線。其比例關系式為
在調節閥的調節過程中,大多數情況下給水溫度不會發生較大的變化,其密度也不會受到壓力變化的影響,可以假定γi=γmax,如果假設F1=γiFi、F=γmaxFmax,則式(7)可以化簡為
♂
式中F1———調節閥在任意開度下的有限流通截面積,m2
F———調節閥在全開度下的流通截面積,m2
調節閥在連續調節過程中,當壓差由Δpi變化到Δpmax時,使調節閥的工作特性保持在線性狀態下,式(8)為在任意開度下的有效流通截面積的計算公式。而當Δpi=Δpmax時,式(8)為定壓差下(在變速泵)調節閥運行時在任意開度下的流通截面積計算公式。
在運用式(8)時,其最大壓差Δpmax是由用戶給定,F1按式(6)計算,調節比R按系統調節的要求選定,相對行程l/L由設計決定,而Δpi則根據機組啟動方式和鍋爐給水方式選用。
3 調節閥壓差
調節閥的壓差,特別是在每個開度下的壓差,是設計調節閥流通面積的一個重要的數據。一個準確的壓差數據,是決定調節閥調節性能能否滿足鍋爐給水系統自動化運行的保證。但壓差和鍋爐啟動方式、給水泵的特性以及給水系統的組成有著密切的關系。一般情況下,用戶或設計院將會提出較為準確的最大壓差,但不能提出調節閥在每個開度下的壓差,通過實踐,提出了近似的但基本上可以滿足運行要求的計算公式。
3.1 鍋爐定壓啟動時的計算公式
在鍋爐內的介質壓力與給水管內的壓力變化不大的運行情況下,調節閥的壓差僅受給水系統阻力的影響,可近似看作系統兩端壓力不變(圖2),其調節閥在每個開度下的壓差為
Δpi=p1-p2-Δp3 (9)
式中p1———給水管內壓力,MPa
p2———鍋爐汽包內介質壓力,MPa
Δp3———給水系統各部件的阻力,MPa
式中Qi———通過給水系統的流量,t/hξ———給水泵系統總的阻力系數(由鍋爐汽水阻力計算而得)
g———重力加速度(g=9.8m/s2),m/s2
γ———介質密度,kg/m3
F2———給水管道截面積,m2
將式(11)代入式(10)可得
式(13)可以用于在定壓啟動和水管制供水的機組上的調節閥,計算調節閥在各個開度的流量下的壓差。在使用式(13)時,應注意公式中的阻力系數ξ應是從給水泵出口至鍋爐汽包之間,包括彎頭、管道、省煤器等所有產生阻力部件的阻力系數之和。
♂
3.2 鍋爐滑壓啟動時的壓差
目前在大容量的高溫高壓發電機組,基本上采用滑壓啟動方式,在這類機組中鍋爐的供水方式比較復雜,有定速泵、變速泵、定速泵和變速泵交叉以及水管制供水等多種形式。因此,使調節閥在滑壓啟動中,其壓差變化范圍比較大,其中猶以定速泵供水為最大。因為,在機組啟動過程中,鍋爐汽包內的介質壓力是隨著鍋爐的蒸發量增加而提高,給水系統的阻力也是隨著給水量的增加而增加,而給水泵的出口壓力則是隨著流量的增加而降低(圖3),造成了調節閥的壓差隨著開度的增加而降低。
由于鍋爐升壓曲線和鍋爐蒸發量之間沒有固定的函數關系,給水泵的特性曲線也因其結構的不同不盡相同,因此,調節閥在調節工程中各個開度下的壓差不能用一個函數式表達。但可以從鍋爐機組上鍋爐升壓特性曲線和給水泵的特性曲線上,查出在同一流量下的鍋爐汽包壓力和給水泵出口壓力,其在不同開度下的壓差Δpi為
Δpi=Δp-Δp3 (14)
♂
式中Δp———在同一流量下給水泵出口壓力和鍋爐汽包壓力之差,MPa
Δp=p3-p4
Δp3———系統阻力,MPa
p3———在鍋爐給水流量為Qi時水泵出口壓力,MPa
p4———在鍋爐給水流量為Qi時鍋爐汽包壓力,MPa
在滑壓啟動機組中,鍋爐供水為水管制時,則式中的p3為給水水管內的介質壓力,并可認為它是一個定值。如果機組使用調速泵供水,在計算給水旁路上的調節閥的壓差時,p3可按調速泵最低轉速的特性曲線查得。此時,給水調節閥的壓差Δpi,可以做為一個常量,通常情況下,Δpi=0.15~0.12MPa。
3.3 簡化計算
在設計滑壓啟動機組上給水調節閥時,當無法取得鍋爐升壓曲線、水泵的特性曲線以及給水泵有關資料時,在用戶只能提供通過調節閥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的壓差時,可以把水泵和鍋爐的升壓特性曲線(圖4)看作是兩條直線,并認為給水系統的阻力也在這兩條線之內,由此,調節閥在任意開度下的壓差Δpi可以近似的計算,其計算結果基本上可以滿足調節閥型線設計的要求。
式中Δps———調節閥流量為零時的壓差,MPa
Δpa———調節閥最小可調流量下的壓差,MPa
Δpb———調節閥最大流量下的壓差,MPa
按照式(14)計算調節閥在任意開度下的壓差,存在著調節閥實際流量特性曲線和理想特性曲線有一定的偏差。但是這種計算方法可以解決設計資料不足的困難,并且可以在縮小偏差的基礎上,滿足鍋爐給水系統自動化運行的要求,所以設計者經常采用。
3.4 可調比的計算與選擇
當用公式計算調節閥每開度下的壓差后,應該用最大壓差和最小壓差計算和選用調節閥的可調比。當調節閥的壓差隨流量的變化而變化時,可調比為
式中Qmax1———最大可調流量,t/h
QN1———最小可調流量,t/h
按式(17)計算的可調比,在實際應用時可以適當的加大,一般情況下保留兩位小數,末位數為0或5。對于鍋爐主給水調節閥和噴水減溫調節閥,由于其流量的起點不同,調節比的取值也應該不同,這主要因為,噴水減溫調節閥的工作狀態是從很小的開度下開始,并且要求是很精準和穩定的,如果運行狀況比較平穩,運行水平很高,則需要的噴水量基本上保持在一個常數上,這就需要其調節比很大,根據實際運行,調節比R=30~50。而鍋爐給水操縱臺一般由兩到三條管路組成,而主給水調節閥的投入大多在30%負荷以上才開始投入運行。以670t/h鍋爐為例,一投入運行,其流量就應該是200t/h以上,從可調比計算公式上也可以看出,在小開度下流通面積如果過小,就加大了給水旁路交接時調節開度,造成了主給水調節閥工作流量特性曲線斜率過大,不利其瞬時調節既可滿足鍋爐運行的需要,因此,對于鍋爐主給水調節閥的可調比建議采用R=10~20。
4 型線繪制
根據調節閥在每個開度下的壓差以及流通面積的計算,可以進行閥節流件型線的繪制。但是,不論采用矩形法還是梯形法繪制窗口型線時,總要出現圖5所示的形狀。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當l/L=0時,,因此,在調節閥的行程l=0時,在加上閥瓣和套筒之間的制造間隙所固有的面積,無論是直線特性,還是等百分比特性,就已經存在了間隙的面積下的流量。它不僅影響了調節閥的工作特性曲線形成不了一條光滑的曲線,而且使小流量下,調節閥在運行過程中不易控制,并給加工帶來了一定的困難。因此,在型線設計時,應將l=0時存在的的面積扣除,如圖5中上部虛線部分放到下部,就可以使調節閥的工作流量特性曲線的邊光滑,同時提高了調節閥的可調比,解決了調節閥在小開度下的有效調節,并消除了加工上的困難。
5 結語
設計調節閥時,要針對不同的系統,掌握其工作條件以及在不同負荷下的流量和壓差變化范圍等參數,才能設計出理想的,適合系統運行的高質量的產品,這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,要經過多次試驗與反復修正才能達到完善。特別是新設計的調節閥,應對各種結構特性和運行工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試驗,掌握其壓差變化的規律,才能達到設計一個較為理想的調節閥的目的。
參考文獻
(1)明賜東.調節閥計算選型使用(M).四川: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,19991
咨詢需求
